请输入关键字

新闻动态 news

启航课1+1之教学反思优秀案例展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师教学反思

作者: 时间:2021年11月22日 19:31 浏览量:

108日美术学院成功举办首场“启航课堂1+1”公开课活动以来,全校21个学院的近百位首开课教师积极参加、精心准备。他们在每一节课前认真打磨教学设计,在课堂中关注关心每一位学生,在课后积极反思总结,“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透过一篇篇深刻而真诚的教学反思,我们欣慰发现青椒们正在教学成长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坚定不移地前进着。

 

图片

 

 

姓名:王洋洋  

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入职时间:20217月入职  

讲授课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作为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构成,是青年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主渠道。1013日,学校党委书记唐洲雁、澳门威斯人游戏网址处长马池珠、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王新华、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增福、党委书记吕晓勇、副院长徐稳和青年教师一同走进《原理》课堂听课,唐书记的点评和学院举办的点评交流会,对我快速适应角色、提升教学能力、做好职业规划具有重要启发。学校和学院的培养以及两个月的教学实践,让人深刻地体悟到:对于思政课教师身份和思政课教学工作,越是仰望越能感受到崇高,越是钻研越懂得其中的艰深。

 

一、发挥教师引导作用,提升思政课教学亲和力

 

思政课教学亲和力,是思政课教师通过营造和谐氛围在师生间建立亲密和谐关系的力量。教师作为思政课教学的引导者,是提升思政课教学亲和力的主体,思政课教学是否具有亲和力,取决于教师的学识品格和人格魅力等因素。教师的教学设计只有以学生为导向,把思政课的教学理念与青年学生的个性以恰当的方式实现对接,才能保证师生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在教学中达到并维持在和谐状态,而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对思政课教学亲和力的直观反映。

 

思政课新教师与青年学生之间的年龄差距较小,对学生有种天然的亲和力,可以更轻易地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无论教学语言的设计、教学媒介的选择,还是教学案例的讲解,新教师都能够精准击中学生的兴趣点,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新教师可以把这种天然优势运用到创设情境中,特别是把对哲学原理的阐释或国家发展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相结合,做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让学生以切身感受打破思政课教学满堂灌的刻板印象,在更具感染力的语言和更具吸引力的情境中产生对思政课教学的亲近感。

 

思政课新教师在提升教学亲和力方面既有优势,也存在着无法回避的先天不足。思政课教学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青年教师拥有坚定的政治信仰和扎实的学科理论功底,但缺少老教师的成熟稳重以及丰富的教学经验,对于问题的学理性分析不够深刻,当以思想理论说服和引导学生时或者无法一针见血的点明问题的关键,或者无法深入浅出的做到“有理好好说”,当学生面对晦涩难懂的理论而难以消化吸收时,自然地就会与教师和课堂疏离。就师生之间的情感依存关系来看,新教师刚走上教师岗位,对教师身份和教学工作还处于摸索适应阶段,一切重心都围绕备课上课等基本的教学活动展开,对于如何热爱学生和关心学生还没有形成更深层次的感悟,这也是新教师教学亲和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二、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升思政课教学抬头率

 

思政课教学的抬头率,既反映着学生的听课状态,也是教师教学质量的衡量标准,抬头率与教学成效之间存在着直接的相关性。课堂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学习动力、手机依赖、不规律作息导致的犯困等,都是思政课教学抬头率不高的原因,提升思政课教学的抬头率必须同时从三个方面着手:就教师而言,优化教学是关键。教师是思政课教学的软实力,如何优化课堂设计,使之成为学生听得懂、愿意抬头听的课程,是对教师自身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考验。就学生而言,明确奋斗目标是根本。学生是思政课教学的硬实力,只有以理想信念作为支撑,制定明确的奋斗目标,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把要我抬头转变为我要抬头,进而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就师生互动而言,教师的输出与学生的输入相适应是核心。青年学生作为肩负实现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个人价值的实现与民族复兴是同向同行的,当思政课教学能够衔接学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时,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达成一致,而当教师的输出能够适应并满足学生的需求时,必然提升思政课教学抬头率。

 

提升思政课教学抬头率的方式有很多,操作最便捷、效果最显著的,是在教学设计中采用更为新颖的教学手段。对于大多数新教师来说,最主要的教学手段是采用多媒体和板书,其中,通过多媒体播放课件或者音、视频文件,能够让学生紧跟教师的授课思路,而板书则是对授课逻辑或重难点的突出标注,这些教学手段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前学校提供的“学习通”软件是大多数教师都在使用的一种更为新颖的教学手段,它可以帮助新教师迅速适应课堂教学:相较于传统的点名签到,手势、位置和二维码等方式既准确高效又节约时间;软件在课堂活动中的“随堂练习”“主题讨论”“同步课堂”等设计,能够极大地提升学生的课堂抬头率,提高课堂授课的效果;教师通过软件上传的教案和视频资料,为学生的期末复习备考提供了除教材之外的新素材。

 

三、创新互动教学模式,提升思政课的学生参与度

 

任何教学活动都存在着“教”与“学”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传统教学模式更侧重“教”,把设计和组织教学的教师作为主体,但这种教学关系是单向度的,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进而无法把教学真正落脚于“学”。思政课教学中“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关系决定了,要在思政课教学中最大限度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而提升学生参与度,一方面要在理念上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另一方面要在教学模式上由教学分离走向教学融合,同时强调实现对互动教学模式的创新。

 

新教师提升思政课的学生参与度,主要通过案例选择和课堂互动的方式创新互动教学模式。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而言,无论基本原理的论证,还是方法论的阐释,教学案例都能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教材内容。选择能够提升学生参与感的教学案例,要求教师既要对教材有准确的把握,也能够站在学生视角理解问题,如何基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体验选择可以达到师生共情的教学案例,是新教师需要进一步钻研的问题。课堂互动是提升学生参与感的另一种重要手段,特别是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课程而言,最主要的教学方式是课堂的理论讲授,保持学生的参与度需要在教学互动环节的设计上下功夫。


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升思政课的学生获得感

 

思政课的学生获得感,是学生在思政课中基于知识、情感和行为的获得而形成的一种满足感。新时代思政课教学改革侧重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升思政课的学生获得感,主要以知识感的获得作为立足点,以情感的获得作为着力点,以行为转化作为落脚点和归宿。思政课与其他课程的不同在于,它不仅讲授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等理论知识,而且注重在知识的讲授中加强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育和塑造,特别是坚定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并以情感的获得作为基础,推动青年学生自觉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和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

 

对于思政课新教师而言,能够为学生提供的知识获得感相对有限。教学和科研作为高校教师的一体两面,并不是彼此孤立的,没有科研作为支撑的教学,只是没有观点的教学活动。科研是思政课教学的“源头活水”,思政课的教学如果脱离以新时代发展作为背景依托的科研支撑最终必将成为“一潭死水”。新教师的科研之路刚刚起步,没有足够支撑教学的科研产出,而具有较高科研素质和能力的老教师,能够把从科研中获取的对教学内容的更深刻理解投射到教学中,提升学生在思政课教学中的知识性获得感。

 

新教师在思政课教学中,要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情感获得感和行动力。思政课教师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具体化为培养学生爱党、爱国和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并将其转化为个人的自觉行动。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对青年学生进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爱党情感的重要方式。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自信,将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社会主义不仅能够挽救中国,而且能够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凝练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模式,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的认同感,直接影响他们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热情和程度。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素质关乎国家的宏观发展,道德素质指向的则是个人道德境界。思政课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提升道德觉悟中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青年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不仅能够推动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而且为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奠定良好的道德根基。

 

入职时间不长,教学经验不够丰富,是每位新教师的共同特性,但职业生涯的开启,意味着我们历经万难在知识的海洋奋勇搏击,终于站到了一座“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山峰的脚下。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慢慢攀爬,才能无愧初心,不忘来时路。在职业道路上,只有努力耕耘,才能收获欢喜,正如入职时在誓词中作出的庄严承诺:我志愿成为光荣的澳门威斯人游戏网址教师,追求真理,教书育人,弘德明志,博学笃行;弘扬优秀文化,严守学术规范,绝不误人子弟;做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崇高的教育事业,矢志不渝,努力奋斗!

 

Copyright@2017-2023 澳门威斯人游戏网址校长办公室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